日照日報/日照新聞網訊“聶大爺,家里水管問題解決了吧?”走進五蓮縣石場鄉聶家崖前村,黨員聯戶長聶清法的親切問候在街巷間回響。“早修好了!昨天打了聯絡牌上的電話,干部半小時就到了!”聶大爺笑著回應。這樣溫暖的互動,在聶家崖前村已不勝枚舉——“有困難找黨員,有問題找干部”不是口號,而是村民實實在在的感受。
為讓服務精準覆蓋每一戶村民,聶家崖前村搭建起“黨支部—網格黨小組—黨員聯系戶”三級組織體系,推動治理關口前移、重心下沉、資源下沉。該村劃分了3個網格黨小組,由村干部擔任網格長,公益性崗位人員擔任專職網格員。同時,將網格細化為17個聯防組,推選老黨員、老干部以及群眾威信高、熱心村務的黨員擔任聯戶長,每人分片聯系10戶群眾,實現“家家有黨員對接、事事有干部跟進”。
每位聯戶長在日常工作中,會摸清聯系戶的基本情況、矛盾隱患、訴求建議等。特別是對片區內困難家庭、危重病人、空巢老人和信訪群眾進行重點、定時走訪,遇到鄰里矛盾、意見訴求等,由聯戶長、村“兩委”先當“和事佬”面對面調解。復雜問題及時聯合法律顧問、民警等力量合力化解。對特別復雜一時難以解決的,上報鄉級進行聯調,真正做到“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鄉、矛盾不上交”。
“家里停電了找誰?看門口的聯絡牌,打干部電話準沒錯!”在聶家崖前村,256塊村“兩委”聯絡牌掛遍全村,上面清晰寫著村干部電話,24小時暢通,確保群眾訴求“當日接電、當日研判、事不過夜”;還有22塊“黨員承諾牌”亮在黨員家門口,明確黨員在矛盾調解、治安巡防、幫扶困難群眾等方面的職責,讓“有困難找黨員、有問題找干部”成為了村民的共識。
此外,該村還突出“三防并重”,深入實施“雪亮工程”,21個高清攝像頭覆蓋全村關鍵區域;組建了2支應急處突小隊、1支護村隊,開展夜間巡邏防控。今年,該村已排查處置用電用火安全隱患9起,盜竊案件實現零發生,用“看得見的守護”筑牢了鄉村安全防線。
“在‘如康家園’做手工,能賺錢還能有人照顧,心里真踏實!”肢體二級殘疾的村民老聶道出了村里殘障人士的心聲。針對殘障人士增收難的問題,村黨支部積極爭取10萬元資金,建成集日間照料、康復服務、輔助性就業于一體的“如康家園”,目前已幫助11名殘障人士實現穩定就業,人均年增收約2000元。同時,村里還聯合幸福食堂、村衛生站,構建“組織牽頭、社會協同、群眾受益”的服務體系,讓特殊群體的生活更有保障、更有溫度。
該村通過黨員干部帶頭,打造“茶語花香”田園綜合體,建牡丹園、辦游園會,吸引游客超2萬人次,收益近30萬元,帶動近30名群眾年均增收2000元;創新“茶糧間作”模式,發展茶葉、玉米、花卉規模種植,預計年收益10萬元,采摘季還能為20多名村民提供就業崗位,讓大家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。
從網格治理到產業興農,從平安守護到暖心服務,聶家崖前村始終將“有困難找黨員,有問題找干部”融入日常、抓在經常,描繪出了一幅“組織有力、黨員有為、治理有效、群眾有感”的鄉村治理新畫卷。(全媒體記者 秦釗 通訊員 張義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