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嵐山海域的晨光里,財金“海上糧倉壹號”網箱內,規?;B殖的三文魚正擺尾游動,銀鱗在碧波間躍動出靈動的光澤,悄然完成著從深海到市場的跨越之旅。這座由山東財金萬澤豐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“深海牧場”,單口網箱便擁有4萬立方米有效水體,自動化系統精準調控著投喂量與水溫,近海三文魚實現規?;蒸~。
向深海要空間,用智能化網箱突破養殖規模瓶頸,正是日照三文魚全產業鏈建設的一個生動縮影,亦是通過系統謀劃、項目牽引與靶向施策,推動產業從藍圖走向實踐的扎實進程。
要讓三文魚產業扎根生長,科學規劃與高效落實是前提?;诖?,日照相繼出臺三文魚全產業鏈專項規劃、三年實施方案、深遠海養殖規劃等文件,明確“1+3+N”總體產業布局——以苗種產業為核心,貫通陸基、近海、深遠海養殖階段,強化多極支撐,為產業發展理順了思路。
為確保規劃落地,日照將三文魚全產業鏈建設納入市領導牽頭攻堅事項,制定工作臺賬,明確任務指標與完成時限,建立周調度、月督導機制。今年以來,通過發揮財金萬澤豐的龍頭引領作用,以及市水產集團、新東港等國有資本的帶動作用,吸引瀚海藍鯤、天旺水產、萬禾水產等民營企業和社會資本參與,形成發展合力。目前,全市已有三文魚育苗養殖企業7家,養殖水體達20萬立方米,2024年實現規?;蒸~,年產成魚1425噸。
產業的壯大,離不開一個個具體項目的支撐,而補鏈延鏈則是提升效能的關鍵。在苗種環節,為破解“卡脖子”難題,日照推動建設由市水產集團承建的國家級虹鱒魚良種場日照基地,目前該基地已開工建設。項目建成后,預計年可培育50g規格的三文魚苗種500萬尾,將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三文魚苗種育繁中心,其中每年可為深遠海養殖網箱及工廠化養殖提供120萬尾虹鱒魚苗種。
在養殖規模拓展上,日照堅持陸海接力:向陸一側布局建設水產集團馴化、天旺二期、瀚海藍鯤園區二期等三文魚養殖園區;
向海一側大力發展桁架式網箱,已投產“財金”系列網箱2個、在建4個,規劃建設“海藍灣”系列網箱5個。數據顯示,預計到2025年底,三文魚養殖水體將達25萬立方米。
在產業鏈延伸方面,日照聚焦三文魚養殖需求,積極培育配套產業:規劃建設的海工裝備產業園已具備10萬立方水體大型網箱的設計建造能力,承擔了財金系列網箱建設任務;同時謀劃建設三文魚精深加工項目,推動水產品加工產業集群提質擴容。
堅實的保障體系,是產業持續發展的后盾。政策供給上,日照正在研究制定全力支持三文魚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意見,圍繞用海用地、育苗養殖、品牌建設等全鏈條增加政策供給,確保政策與要素保障到位。資金支持方面,制定“1+2+3”三文魚全產業鏈發展金融服務方案,推動日照銀行、農商行推出專項金融產品,賦能三文魚智能養殖、品牌推廣、產品溯源和服務升級,同時用足用好全省深海魚全產業鏈提質增效試點資金,支持重點項目建設。技術保障上,日照圍繞三文魚育苗、養殖等關鍵環節,與黑龍江水產研究所、甘肅水產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合作攻堅,近兩年來僅市級層面牽頭對接洽談就達20余次,財金萬澤豐、市水產集團還分別與上述兩所科研機構簽訂長期戰略合作協議,為產業發展注入技術動力。
對于日照三文魚產業的未來發展,日照市海洋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:“我們會緊盯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,著力推進苗種基地、馴化基地、養殖網箱等重點項目盡快達產見效,引導更多企業參與,持續擴大養殖規模;圍繞育苗、飼料、加工等上下游環節,堅持‘謀招推服’四位一體,加快項目招引建設,延伸產業鏈、提升價值鏈;舉辦產業鏈發展研討大會,推廣先進技術,規劃建設產業互聯網和食品安全溯源平臺,全力打造日照深海三文魚區域公用品牌,不斷增強產業鏈競爭力?!?/p>
從苗種培育的實驗室到深遠海的養殖網箱,從政策保障的頂層設計到市場端的產品供應,日照正以“破局者”的勇氣向深海挺進,以“深耕者”的執著筑牢產業根基。隨著一個個項目落地生根、一項項舉措精準見效,這條從苗種到餐桌的完整產業鏈條,正源源不斷地釋放出蓬勃動能,讓“向海而生”的愿景照進更廣闊的現實。(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黃建玲)